要闻资讯

【武职培训】鄂豫协同锻造“匠师”——2025 年河南中职机电专业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侧记

发布者:xww发布时间:2025-08-18浏览次数:21

       通讯员 张旭、左艳迪

       7月21日至8月17日,为期四周的2025年河南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带头人课程实施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汉举行。本次培训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武汉职业技术大学承办,来自河南34所中职院校的43名专业骨干教师汇聚江城,开启了一场“知识淬火、技能锻造、匠魂熔铸”的沉浸式进阶之旅。

        知识淬火:四维熔炉炼“金课”

       本期培训班以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能力提升、技术赋能与资源建设和综合育人四维度为主线,以提升中职教师课程实施能力为目标,共开设12场专题讲座,来自高校和行业企业的职教专家立足河南职业教育现状,结合国内外职教要点、热点倾囊相授。 

       武汉职业技术大学校长何保华以《求“真”务“实”—以高质量科研支撑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为题,阐述科研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为学员们在科研与教学融合方面提供新思路。

       武汉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学院院长朱红以《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为题,立足智能制造,剖析校企协同、岗课赛证融通路径,分享实训平台升级案例,助教师构建高效实践教学体系。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旷文兵以《教学能力比赛的贯标与创新》为题,以国赛一等奖案例切入,拆解教学设计“八步法”,逐条示范如何以赛促教。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禹诚以《教育家精神与师德师风建设》为题,以三十载深耕职教的心路历程诠释“教育家精神”真谛,用坚守与仁爱示范师德,激励学员做学生信赖的新时代“大先生”。

       武汉职业技术大学钟玲玲以《AIGC人工智能赋能课程资源建设》为题,现场示范AIGC一键成图、成片、成题,手把手教老师用AI十分钟做好微课,让课程资源建设又快又省。

       技能锻造:智造工坊强实操

       在专题讲座之余,本次培训班备下了精心烹制的“理实一体实操大餐”,让学员既能掌握理论知识,又能提升实践能力。本环节涉及PLC基础编程与软件操作、人工智能与机器视觉控制、工业网络控制、工业机器人实操、气动技术应用和复杂零件数控仿真加工六模块,共计72学时。

       在PLC基础编程与软件操作课堂上,学员围站实训台,接线、输指令、观察触摸屏状态,老师一句“RUN”出口,马达精准启动,掌声瞬间盖过机房嗡鸣。

       在武汉职业技术大学第二工业中心工业机器人实训室,学员手持示教器,练习机器人安全急停、运动轨迹编程与搬运码垛任务。最终,38名学员通过技能实操考核,获取FANUC工业机器人C级培训证书。

       在数控加工车间,学员们围着机床,把程序输入面板,刀头飞转,铝屑如雪,片刻,一枚亮闪闪的“银元宝”脱模而出。

       在气动技术应用实训模块,采用“校企双导师”协同教学模式,以公交车气动门和半挂车气动刹车系统为案例,系统讲解三联件(过滤、调压、润滑)和双压控制回路工作原理,通过FluidSIM软件仿真,搭建带导杆气缸的双压控制回路,实现前进0.5MPa精密推进与0.2MPa快速退回的工业场景还原。

       匠魂熔铸:研修笃行锻“匠心”

       走出课堂,培训班学员们循着“匠心”的脉搏一路淬炼精神。

        步入武汉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牧野汽车装备(武汉)有限公司、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学员在企业导师的指引下共探智能制造的奥秘,详细了解各公司品牌战略、全球化布局、智能制造发展和产品应用场景等案例,世界级智能产线让“精准”二字有了温度。

       培训班还安排学员先后前往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参观研修。豫鄂两地职教同仁在实训线旁碰撞思想,学员们边看边记、边问边答,把校企融合的“湖北经验”与中原学情的“河南方案”写进了同一张调研笔记。

      “河南共有十八市,齐到武汉来求知。一月光阴匆匆过,期待相逢在明日。”在8月17日的结业仪式上,优秀学员代表张丙臣用一首诗为本次培训画上圆满句号。

       结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跑线。43名河南骨干教师怀揣“课程新方案、技术新工具、育人新理念”,即将把在江城淬炼的“金课、匠手、红心”带回黄河两岸,播撒进中职校园的课堂与车间,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审核:朱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