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资讯

“7·15”世界青年技能日湖北专场沙龙:六位技能精英分享成长“密钥” 助力国赛备战冲刺

发布者:xww发布时间:2025-07-16浏览次数:13

       新闻网讯(党委宣传部 蒋媛媛)7月15日下午,以“技能照亮前程 拼搏筑梦江城”为主题的优秀技能人才交流分享沙龙在武汉职业技术大学举行。作为2025年“7·15”世界青年技能日湖北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场沙龙由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武汉职业技术大学承办,特邀六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围绕备赛策略、技术攻坚、心态调节等核心议题,分享实战经验。

       活动通过“湖北工匠”视频号全程直播,覆盖全省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集训队员及广大技能爱好者,为技能人才成长注入实战智慧与精神动力。

       虚拟现实工程技术“双星”闪耀

       祁江源的“精准规划”与李然的“张弛之道”

       作为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虚拟现实工程技术(国赛)赛项“双金”得主,长江职业学院祁江源、李然两位教师带来技术与心理层面的双重分享。

       祁江源将备赛定义为“精准到每一日的系统工程”:以行业标准夯实基础,逐点突破关键技能;技术文件发布后,立刻拆解样题与评分标准,制定每日训练计划,重点攻克短板模块。即便备赛期间突发疾病住院,他仍在科学评估身体状况后坚持训练,“身体是根基,信念是动力,合理范围内的坚持能突破极限。”在精准规划与科学坚持中,祁江源找到突破技能瓶颈的关键平衡之道。

       李然则倡导“张弛有度”的备战哲学。“长期高压易生焦虑,短时放松能让大脑从代码与建模中抽离。”他特别强调“校企项目实战”的价值——参与真实商业项目可快速提升熟练度,以高于行业标准备赛,能让选手更从容应对赛事。针对备赛后期,他提出建议:“优先补短板而非拔高,做到客观分不丢分、主观分争高分,这是性价比最高的得分逻辑。”     

       五年深耕增材制造

       王龙以“专注+创新”铸就金牌

       东道主武汉职业技术大学教师王龙,在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国赛)项目中摘金,他的成长堪称“五年磨一剑”。

     “2018年接触3D打印,2019年起连续参赛十余场,到2023年国赛赢得金牌,这是长期积累的爆发。” 他总结夺冠四要素:屏蔽干扰的专注定力、支撑长期投入的坚持韧性、敢与顶尖选手抗衡的必胜信心,以及化枯燥为乐趣的热爱初心。

       谈及何以保持技术领先,王龙抛出“学用创闭环”秘诀:“可以借助行业展会、企业公众号、发烧友社群捕捉前沿技术,再合自身条件动手实践,探索创新。比如,接触新型打印材料时要思考如何调整参数适配现有设备,这种落地能力比理论更重要。”

       家具制作赛场逆袭

       贾京“不想退路,全力以赴”的狠劲

     “我做梦都在做柜子!”这句朴实话语,道出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贾京对家具制作的执着。  

       从曾经在学业上步履维艰的少年,到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家具制作项目银牌、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家具制作(世赛)项目金牌得主,贾京用亲身经历诠释了“坚持”二字的千钧份量。

    “初入校园时,90余人的木艺兴趣小组因耐不住基本功训练的枯燥,最终仅10余人坚持。我每天重复刨削、打磨等基础训练,有时候自制笔筒等木艺玩具调剂枯燥。”从校赛第二名到省赛突围,贾京在坚持与比拼中打磨技艺、积累信心,而当他站在国赛备赛的起点,才真正体会到高手对决的压力与挑战。

     “备赛冲刺阶段,我始终保持训练强度。”贾京每天训练至凌晨2点,清晨7点起床,教练同住宿舍随时指导。一次练习时手被美工刀割伤,他用胶带简单缠裹便继续训练,直到赛后才告知教练。“国赛首日进度滞后时曾绝望,但教练帮我梳理流程,第二天追了上来。”贾京坦言,金牌背后是“不想退路,全力以赴”的狠劲。  

       美容项目“细节控”

       杨梓旋用热爱与智慧打破偏见

       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美容(世赛)项目银牌得主、湖北海峡蒙妮坦职业培训学校杨梓旋,现场分享“逆境训练法”。美容项目依赖模特实操,2020年她转向美甲练习,每天需完成30个甲片绘制,却面临耗材短缺的困境,“我用热水泡软甲片,再用钢丝球清理残留图案,实现反复使用。”

       在逆境中,家人的关怀和鼓励往往是前行的重要力量,母亲成了杨梓旋的“实训室主任”,全力支持训练。曾因外界误解差点放弃专业的杨梓旋感慨道:“是母亲的支持让我坚持。如今明白,坚定选择并投入热爱,才能打破偏见、收获成长。”

       互联网营销赛场的应变大师

       赵苗用数据攻坚与心态调适突围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青年教师赵苗,在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互联网营销(国赛)项目中摘得铜牌,她提炼的 “三段式备赛法” 颇具借鉴意义。第一阶段 “参数攻坚”,仅推广环节就需反复测试0-999的系统参数,“我们练了几百次,每次调整参数都要记录效果找到最优解。后来才知道,金牌选手练了2000次。”

       赵苗强调,面对突发状况要有应变能力。距赛期仅剩1个月时,了解到技术规程新增40%内 容,其中包括对抗赛模块,她认为这是弯道超车的机会,于是迅速调适心态,联合校内外导师,借鉴企业案例快速攻坚,最终实现突破。“赛场如战场,要预设问题、牢记框架,更要锻炼身体、保证饮食,才能坚持到最后。”赵苗分享道。    

       在沙龙互动环节,现场及线上集训队员围绕 “设备故障应对”“木材加工技巧”“虚拟现实技术与创意平衡”等踊跃提问,六位选手毫无保留地分享实操方法和经验心得。整场沙龙贯穿精益求精的钻研态度与顽强拼搏的奋斗底色,为青年技能人才注入成长力量,也让“技能成就梦想”的信念在世界青年技能日这天愈发鲜明。

        审核:陈峰 责任编辑:娄修明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