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毕忠宜、武浩敏 摄影 王聪、陈芷涵、陈明蕾
7月2日至4日,学校举办2025年暑期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副校长刁元斌出席,各二级学院党委副书记、学工办主任、全体辅导员和学工处全体人员等70余人参训,通过理论授课、实地研学、专家讲座、交流研讨等形式,全面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红色铸魂,在历史浸润中夯实育人根基
7月2日至3日,全体参训教师赴麻城市开展沉浸式实践学习。在麻城市委党校,黄冈市委党校副校长陈军以《28年红旗不倒的大别山精神》为题,用生动的革命故事诠释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内核。
黄冈市革命歌谣非遗传承人梅仙桃带领参训教师们学唱《八月桂花遍地开》等经典红色歌谣,在悠扬的旋律中感受革命年代的激情与信仰。
在麻城市移民文化园,参训教师们透过移民拓荒史与革命斗争史的交织叙事,触摸大别山军民“以血肉筑长城”的精神脉络。
7月3日,参训教师们来到大别山红军公园,循着革命足迹先后参观三条半枪纪念馆、麻城家风馆和乘马会馆。三条半枪纪念馆内,锈迹斑斑的武器展品与泛黄的历史文献还原了乘马岗镇农民武装“三条半枪闹革命”的英勇壮举。
麻城家风馆以“忠孝传家”为脉络,通过革命先烈家书、家训实物展陈,诠释红色家风对育人工作的当代启示;乘马会馆内,一次“从乘马革命斗争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功”的微党课,深度解析了党扎根人民的执政密码。
期间,参训教师们还来到了学校麻城校区,了解校区未来发展规划。
参训教师们纷纷表示,沉浸式的红色教育让抽象的革命精神具象为可触摸的历史场景,深受触动。人工智能学院(信创产业学院)学工办主任刘晓娇表示:“作为新时代思政工作者,我们要把红色基因融入育人血脉。”
专业赋能:从教学创新到能力进阶的双向突破
7月4日,两场聚焦辅导员专业能力提升的专题讲座在凌曦楼开启。
智能制造学院副教授陈亭志带来《BOPPPS赋能,打造参与式课堂--辅导员公共课教学创新实践》主题分享,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剖析、分组实战的方式,系统解构BOPPPS教学模型的六大核心环节。参训教师分为六组开展教学设计实践,形成多套优质教学方案。
智能制造学院的专职辅导员华崇志分享道:“BOPPPS模型为我提供了课堂教学创新的新思路,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大有裨益。”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王懂礼教授以《辅导员工作的价值进阶与成长之路》为题,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系统阐释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从职业认知、价值聚焦、自我跃升三个维度解析辅导员的成长路径,为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创新与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武浩敏表示,辅导员工作天地广阔,唯有以深度视角审视、以系统思维梳理,方能洞见其核心价值,明晰个人成长路径。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训教师们认真学习、踊跃互动,展现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团队精神。
学生工作处负责人表示,此次培训有效夯实了辅导员队伍综合素养提升的基础。未来,将持续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为辅导员职业发展搭建多元化成长平台,为构建高质量思政工作体系提供人才支撑。
审核:陶舒 责任编辑:娄修明